10 月 8 日,有网友爆料,在近期热播的综艺《假期中的她们》中,曹颖首次公开揭开自己长达二十年的抗焦虑疮疤——一个随身携带的药盒,成了她最重要的“安全感来源”。当她在镜头前平静展示药盒并说出“只要它在,我就很安心”时,观众才意识到,这位曾以《莞香》《天仙配后传》等作品闪耀荧屏的“金鹰奖视后”,背后竟是一场与精神疾病持续缠斗的生存实录。
曹颖在节目中毫不避讳地描述焦虑发作时的生理恐怖:“突然间无法呼吸,伴随肢体抽搐,仅靠运动或心理调节根本无法缓解。”药物是她应对急性症状的救命稻草,但代价是巨大的—— 2025 年病情加剧后,她需每天多次服药,单次药效仅维持 2 小时,否则就会出现手部痉挛、肢体麻木等躯体化症状。更惊险的是,她曾因驾驶时突发抽搐被紧急送医。如今,熬夜、咖啡因都成了禁忌,而沉香熏香和随身熏香工具,成了她营造“情绪安全区”的必备道具。
回望曹颖的职业生涯,堪称“高光与高压并存”。早年以“拼命三娘”著称的她,曾创下连续工作 72 小时的纪录。从央视主持人转型演员的身份落差、产后抑郁经历,都被推测为焦虑症的潜在诱因。但真正将她的心理防线击穿的,是 2023 年的胃癌诊断。2025 年接受手术后,医疗专家建议静养 3 个月,她却很快复工直播带货。节目中她含泪道出缘由:对儿子的牵挂让她不敢停下,“若我不在了,谁能全心疼他?”
令人触动的是,曹颖的坦诚背后,折射出公众人物面对精神疾病的复杂心态。尽管手握金鹰奖、华语主持群星会奖项,她却选择在疾病最严峻的 2025 年公开真相——这或许源于胃癌带来的生死觉醒。当网友感慨“原来光鲜的娱乐圈背后藏着这样的挣扎”时,更多人注意到她面对疾病时的务实:不回避药物依赖,也不放弃寻找沉香疗愈等辅助手段,甚至带着术后虚弱的身体坚持工作。这种“与疾病共存”的生存智慧,恰恰打破了“坚强人设”的桎梏。
曹颖的 20 年抗焦虑历程,更像一场关于现代人心理健康的隐喻:在“拼命文化”与疾病威胁的夹缝中,那个随身药盒早已不是脆弱的象征,而是她夺回生活主导权的勋章。当她在镜头前平静地说出“还好有药”时,这句话比任何励志台词都更有力量——真正的勇气,从来不是无视深渊,而是带着恐惧继续前行。
配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